News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
夏季“美白针”,灵魂拷问
来源: | 作者:travel-71 | 发布时间: 2024-08-16 | 4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为了“白成一道光”,爱美人士也是无所不用其极,如今她们已不满足于涂美白霜、防晒霜、打遮阳伞、吃柠檬……而是把希望寄托于“美白针”,这种打一针就可秒变“白雪公主”的快餐美白产品,那么对于“美白针”的灵魂拷问你又知多少?


一、 美白针究竟是什么?

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,美白针并不是一种确定的产品,而是一种方法和手段。也就是以打点滴(输液)的方式把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物从静脉注入到人体,从而实现美白效果。因此,美白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、标准的配方。通常来说,美白针会含有一些抗氧化剂和氨基酸类的营养性成分,可以帮助细胞抗氧化,控制或减少黑色素的产生,进而达到美白的目的。





流水的美白针,铁打的“三成份”

无论美白针的名字如何变换,无外乎都是这三种核心成份在发挥作用:

l还原型谷胱甘肽

l氨甲环酸(传明酸)

l维生素C





把这三种药物混合在一起,以输液的方式通过静脉注入人体,一个疗程大约输液10次,3天1次,1到2月内打完。


谷胱甘肽 

作用:抗氧化/美白淡斑。

原理:人体内的氧自由基会破坏能延缓皮肤衰老的细胞,加速皮肤老化,并且还会加速黑色素的生成。谷胱甘肽的分子上有一个巯基,可以“吸引”甚至吸附这些氧自由基,进而阻止黑色素合成,起到美白的作用。



氨甲环酸(传明酸)

作用:抑制酪氨酸酶/淡斑。

原理: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,需要酪氨酸及酪氨酸酶的参与。氨甲环酸与酪氨酸分子结构十分接近,因此可以竞争结合酪氨酸酶,进而阻碍、抑制黑色素的合成,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。同时还能抑制肥大细胞、抑制炎症和修复皮肤屏障,在淡斑领域的成绩也不可忽视。


维生素C   

作用:抗氧化。

原理:维生素 C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,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。它还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,阻断黑色素的生成,因此也具有美白的效果。



三、 美白针的安全隐患

尚无正规产品

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李钢表示:

现在国内没有正规上市的美白针。市面上的这类产品大部分来自韩国、日本等地,并没有取得中国内地的销售资格证,都是‘三无’产品。因此美白针在我国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以及药物成分说明。






有效性未知


首尔江南区韩国著名的“美容整形一条街”,聚集着大量的医疗美容整形医院,几乎每家机构都提供号称有美白护肤功效的“白玉针”“灰姑娘针”,就是人们常说的美白针,以及“胎盘针”“三文鱼针”等注射类美容针剂。


不过,根据韩国保健福利部下属的研究院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,在热销的九款美容针剂中,有八款被指出临床疗效有效性依据不足,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的医学研究能证明其美容效果。相反,这些美容针剂却多次被曝出有副作用。不过调查人员也表示,这些美容针剂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
配方存隐患


由于美白针并不存在固定的配方和剂量,随意性是很大的。前文提到的谷胱甘肽、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这三种有效成分,还算是相对“规范”的美白成分。但是,一些机构毫不负责地将它们混合起来,在不考虑成分配比的情况下,摇身一变就成了天价的美白针,牟取暴利。

而且,这还不是最糟糕的。有些机构为了迎合顾客速效美白的心理,还会在“美白针”中额外添加激素或者其他违禁成分。这样一来,美白效果可能确实非常明显。然而,这些危险的成分未经任何检测或者试验,便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输送到人体的心脑循环系统,风险不可谓不高。




更可怕的是,有些爱美的女性朋友为了节约成本,居然还会自行购买上述药剂,私下找人配药注射。这无异于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。另外,即便是去境外机构打美白针,对医院的选择也存在隐患。万一在境外发生医疗事故,连追诉都会很困难,由此造成终身遗憾的人也并非鲜见。 


李钢医生建议:理论上而言,人体肤色白的极致是大腿内侧皮肤的颜色。“天生皮肤黑的人就不要瞎折腾了,基因的强大力量不是外在产品能改变的。我们不排斥正常范围内的美白,但也不要轻易被不法商家哄骗。大家要对自己的外表有自信,不白也可以很美。